家里的IBM 5160 XT只有两个5.25软驱,360k的。。。和其他电脑用软盘交换数据不方便,需要用一台带5.25软驱的586过渡。因此萌生了外接3.5软驱的想法。
由于IBM 5160原装的FDC卡最多可以支持4个软驱,并且带有37针扩展接口,因此可以支持2个外接720
软驱。可以上1.44M的软驱,但只能用720k的软盘。注:1.44M软盘格成720k是不能用的。换句话说就是只能用但密度盘,区分方法最简单就是如果软盘上只有写保护开关一个洞,就是720k的,如果有两个洞,就是1.44以上的。
而且外扩口不支持启动,这个无所谓啦。。。
首先在某宝上购齐所需材料:
37针D公头,14针线缆,热缩管之类的。。。
翻查5160软驱控制卡,得知37针接口的各针定义。
虽说是37针口,但除了未定义和地线,有用的就13根,因此14线电缆足够用了。
按照手册上的定义,焊接37pin D头线。
地线好办,接到电缆屏蔽层。
由于疏忽,上图线序是错的。。。因为图是镜像的,1-19针搞反了,需要把第一排右移6位,并翻转4根。改正后忘记拍照了。。。
电缆另一端用杜邦头做,以连接34pin的软驱。
然后接电源,接机器,上电测试。
在DOS的config.sys文件中要加上DEVICE=C:\DOS\DRIVER.SYS /D:2 /T:80 S:/9 /F:2
如果要外挂两个软驱的话,非翻转口上的软驱要用/D:3。
/F:2可以省略,意思是指定软驱为720k。
重启后,进系统时会多一句提示,将新软驱加到了D盘。并且可以进行读写操作。。。
这里有段小插曲,一开始上电测试时,dir命令后,软驱步进电机无规律快速乱动,然后提示not ready。。。
一直以为线序错了,后来才发现是电源问题。。。外置软驱用一个ATX电源供电,需要短接ATX主板口绿黑线,我用铁丝接的,有点接触不良,插好了就没问题了。
最后OK了。。。拷东西方便多了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