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呢,我200元当地面交收了一台日版Wii,卖家给了不少东西。
考虑到这是任天堂的上上一代主机了(从Switch算起),特在此发图展示。
2006年11月19日,任天堂发布了Wii这款游戏主机。截至2013年10月20日日本停产Wii,全球已经有大概1.0163亿台Wii以及后续的衍生版本(Wii Family Edition和Wii Mini)。
它的配置如下:
CPU: IBM PowerPC "Broadway"
RAM: 88MB (total), 24MB MoSys 1T-SRAM, 324MHZ, 2.7GB/s 带宽
GPU: ATI "Hollywood"
内置存储: 512MB,允许使用SD卡扩容,以及使用NGC记忆卡(用于NGC游戏存档)
具备两个USB接口,支持802.11b/g的WiFi
外形
我个人挺喜欢Wii这种设计,小巧简洁,如果可以的话收个尸体主机来改造成迷你机箱还是很不错的(逃





这款初代Wii的尺寸是215.4x44x157(mm),这个时期索锁尼的PS3还未曾做到那么小。当然WiiU等后续产品就不说了。
这种Wii会附送一个底座,因为底部有一个散热口,你把Wii这么放在底座上立起来,就像这样:
我拍摄这些照片特意跑当地咖啡厅去拍的,后面那些背景才不是重点

你要是不喜欢这种底座的话,你还可以这样横躺着放。上面是一个吸入式光驱,这么放之后你就知道应该什么方向插入光盘了。(任天堂日本进口影碟机

附件以及维护
由于手边没有支持复合视频输出的电视,暂时不能试机看画面。不过先给大家看一下Wii的常见配件。
Wiimote
Wiimote,或者说是遥控器,是Wii最基础的配件之一。它使用两节5号电池供电,通过蓝牙和红外与电视画面、主机互动。
这个看起来比较干净,因为我专门用酒精清理过,本来这玩意的电池槽都因为电池漏液导致电化学腐蚀了,还好不是很严重,我自己拆出来清理了一下就修好了。






主要是电池槽上面那块金属片,如果保存不当,很容易被电化学腐蚀。不过还好,这个金属片容易挑出来,不需要拆解Wiimote,然后用酒精刷洗一下,还可以配合砂纸。如果腐蚀的比较厉害的话,可能会有一点部件脱落,不过不影响。

关于Wiimote可用的操作键:
很多Wii平台上的游戏会让你将Wiimote横向操作,大概就是让你玩游戏的。十字键不必多说,红外灯是为了配合Wii的屏幕光标使用的。这里的A键和B键则是类似鼠标左键右键。不知道怎么回事的话可以在Dolphin模拟器上玩玩。
+和-键在大多数游戏下对应的是START和SELECT。而中间的HOME键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随时暂停查看电池剩余电量,以及回到Wii主界面。
除此之外,Wiimote内置很多传感器,以便玩体感类游戏,因此,Wii很多游戏一打开会有警告让你把腕带系好,防止甩掉砸到周边的东西(参考Alvin the Chipmunk 2的相关剧情,直接把Wiimote砸到电视屏幕上)


Wiimote 支持蓝牙连接,在蓝牙设置里显示为Nintendo RVL-CNT-01,但由于不知道配对密码,不能和手机配对。以前有人把Wiimote蓝牙连接电脑操作电脑(可惜我电脑不支持蓝牙)
NunChuk 控制器
NunChuk 是任天堂官方对左手辅助控制器的称呼,俗称鸡腿,因其外观酷似鸡腿得名。
我这个鸡腿套了个硅胶套,因此,里面外壳保存的还不错。
鸡腿有一个八向摇杆,一个C键一个Z键。应该适合玩一些需要在大范围空间自由活动的游戏,比如说《超级马里奥银河2》。

要连接鸡腿,首先要把护腕的线穿过鸡腿接头顶部的套子上系好,然后插入Wiimote底部的接口。

NGC手柄
由于Wii兼容NGC的游戏,你想在上面玩NGC游戏当然需要一副NGC手柄。
NGC手柄造型有些奇怪,和Xbox One手柄相比越看越觉得别扭。
各位自己看吧。


传感器条
这个是很重要的东西。
前面提到的Wiimote,你要将前面的红外发射窗当成鼠标用的话,自然需要一个东西来判断它的位置。
所以,这个传感器条就是来干这个的。具体原理还不太清楚。


电池的更换
它本身内置了时钟。和很多电脑一样,要在断电情况下维持时钟的运转,需要一块额外的电池来维持。
Wii本身的时钟电池很容易更换。
只需要拧松这里的螺丝,然后就可以像抽屉一样把电池槽取出,更换里面的电池。
这是CR2032电池。
我很不喜欢一些商家在螺丝孔贴标签,清理起来很烦人的,像这个我都还没清理干净



连接电视的方法
Wii的机能最高只能480P画面输出,因此,那个时候用的是复合视频接口输出的。复合视频那画面什么效果我就不说了,看过的人应该都懂。稍微好一点的可以YPbPr色差视频输出,机器并未附带这种线缆,需要额外购买。这里我直接使用的HDMI转接头,可以获得画面损失度最小的显示效果。
此外,为了确保遥控器的红外定位光标功能能正常工作,你还需要接上一个红外线感应条,把它放在电视顶部或底部。我用的这种电视贴上这个感应条刚刚好。
由于我这是日版机器,日本的电源规格是110V的,很显然拿到中国并不能直接用。好在Wii不管什么地区都是12V直流输入机器的,因此,只需要弄一个兼容的220V 50Hz变压器就可以让Wii正常工作了。个人强烈建议购买欧版原装拆机电源,毕竟欧洲的电源规格和中国一致。韩版是220V 60Hz我就不知道能不能拿到中国用了。
Wii的主界面
首次开机,都有安全使用提示,确认之后就会进入Wii的主界面。

上图使用了某种特别的技巧截图,至于如何操作之后再说
总觉得Windows 8开始屏幕灵感就来自Wii Menu
Wii的一个程序被叫做频道/Channel,额外下载的应用叫做Wiiware。出厂一共预装了六个频道:光盘频道、照片频道、购物频道、Mii频道、天气频道、新闻频道。由于后面两个频道早就停止提供服务了,所以我这里只剩下前四个。上图第二个是the Homebrew Channel,简称HBC,是运行自制应用和其它一系列破解应用的入口。每个软破解过的Wii一定会有the Homebrew Channel。
关于连接Wi-Fi的问题
那个时候的次世代主机普遍支持Wi-Fi连接,以今天的角度来讲很是方便。就是连接方式有些反人类啊。而且作为2006年的主机,能支持WPA2加密真是万幸,不像PSP只能支持到WPA。
要设置Wi-Fi,你要手动输入接入点名称,要手动选择加密方式,要输入密码,要设置MTU值,还要看要不要代理和DHCP什么的。
关于破解
在中国,这类游戏机不破解的话能玩的东西真的不多。Wii自然也不例外,除了加装直读芯片破解之外,最常见的就是加装Bootmii破解程序以及Homebrew Channel。
破解的意义并非玩盗版游戏,而是为了在上面使用自己编写的程序,掌握最大的控制权。其他的需要破解的游戏机同理。